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D1.1:全球温室气体与短寿命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

D1.1:全球温室气体与短寿命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

为支持基于证据的碳中和路径制定,PANTHEON 项目的第一工作包(WP1)交付了一个关键数据集:全球温室气体与短寿命空气污染物排放清单(交付成果 D1.1)。这一涵盖2018年排放数据的国家级排放清单,系统覆盖了长期温室气体(GHGs)与关键短寿命气候污染物(SLCPs),为本项目后续建模、情景设计与政策评估提供了基础支撑。

为何排放清单至关重要?
应对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挑战,离不开稳健透明的数据支撑。高质量的排放清单是科学建模与政策制定的根基——它揭示了排放的来源、规模及其关联的活动或技术。D1.1 为 PANTHEON 项目实现“净零碳路径图”并最大化健康、环境与经济协同效益的目标奠定了出发点。

排放清单涵盖内容
D1.1 报告包含二氧化碳(CO₂)、氮氧化物(NOₓ)、二氧化硫(SO₂)、一氧化碳(CO)、黑碳(BC)、有机碳(OC)、褐碳(BrC)以及颗粒物(PM₂.₅、PM₁₀、TSP)等污染物的排放数据。清单覆盖全球225个国家和地区、146个源类别,涵盖电力、工业、交通、居民和商业、农业以及自然源(如野火)等主要排放部门。

尤为关键的是,该清单整合了细致的技术分类信息——例如,居民部门中炉具的类型划分、电厂中污染控制技术的异质性描述等——充分反映效率与减排控制的差异性。这种颗粒度有助于更准确地模拟不同减排行动带来的排放变化。

高分辨率、自下而上的构建方法
该清单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构建。国家和国际统计数据是活动水平数据的核心来源,并与技术特异的排放因子相结合。主要数据来源包括国际能源署(IEA)、世界钢铁协会、美国地质调查局(USGS)、全球火灾排放数据库(GFED)等。

为实现高时空分辨率,排放数据被映射至全球0.1° × 0.1°网格,并结合区域及行业的季节性排放特征分配至月尺度。这一精度为全球与区域尺度的大气质量和气候模拟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
透明性、可复现性与开放获取
D1.1 不仅追求科学严谨,更强调透明开放。完整数据集已通过 Zenodo 仓库以 CC-BY 4.0 许可公开发布(https://zenodo.org/communities/pantheon_project),确保公众可自由使用并注明来源。数据附有详尽的元数据与文档,便于科研人员和政策制定者理解与应用。

用户可按污染物、国家、燃料类型和技术进行查询,数据以用户友好的表格形式提供。PANTHEON 团队欢迎衍生研究,并鼓励用户分享应用成果以助力项目影响追踪。

为“净零排放路径”打下数据基础
尽管 D1.1 聚焦于2018年的历史排放,它的意义远超静态数据本身——它将作为后续交付成果的输入基础,尤其是 D1.2“净零碳排放路径评估平台”,将模拟不同减排情景下的排放演变。整个项目48个月执行期内,该排放清单也将持续更新迭代,吸纳新数据并响应利益相关方的反馈需求。

跨国与跨学科协作的典范
本交付成果得益于南方科技大学、德国马普化学研究所以及其他项目伙伴之间的紧密合作,体现了 PANTHEON 项目跨学科、跨国界的特性,凝聚了大气科学、数据工程与政策分析等领域的专业知识。

展望未来
D1.1 展示了开放科学对政策转型的赋能潜力。通过构建透明、高分辨率的排放基线,WP1 为 PANTHEON 项目及更广泛的研究与政策界提供了评估、设计和实施碳中和路径的核心工具。

敬请期待:这一基础性成果将在未来几个月持续推动更复杂的建模、情景评估与政策支持工具的开发与应用。

Zapytaj ChatGPT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