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viewing 来自工作包4 的更新

来自工作包4 的更新

自2025年2月的上次通讯报告以来,WP4已完成其第二个成果交付(D4.2):一份名为《话语网络报告》的研究报告,详细介绍了我们迄今为止在政策话语网络方面所开展的工作。

第一部分总结了我们在D4.1中所使用的方法和结果,即对欧盟关于《2030年气候目标计划》咨询报告(欧洲委员会,2020)的政策话语网络分析。报告附录对234份已发表文件进行了分类汇总,包括利益相关方名称、类别及其对2030气候目标的立场。我们结合主题建模和情感分析方法,将该附录转化为一系列二部网络矩阵:一类节点为利益相关方,另一类为政策主题,边则表示赞同或反对关系。随后,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中心性分析,并将其可视化为有向图,节点大小按中心性得分缩放,从而揭示出关键主题与关键利益相关方,以及话语网络中的一致性与分歧模式。

结果显示了五个核心主题:能源与可再生能源、能源政策、建筑、交通以及碳捕集技术。具体而言,多数利益相关方在可再生能源、能效提升和交通电气化方面意见一致,但在扩大欧盟排放交易体系(ETS)、生物质利用、以及碳捕集技术的潜力方面则存在分歧。值得注意的是,商业利益相关方主导了话语空间,且普遍对欧盟咨询中涉及的多个议题表示赞同;相对而言,非政府组织和公共机构在某些议题(特别是碳捕集)中处于边缘位置。

第二部分总结了我们在扩大后的媒体语料库(共488篇文献)基础上得到的新研究结果。这些文献来自全球新闻、法律及商业资源整合数据库 Nexis Uni,关键词为“decarbonisation AND EU AND China”或“decarbonization AND EU AND China”,检索时间为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1日,仅限欧盟国家与中国(排除非欧盟欧洲国家)。

与第一部分相似,我们通过主题建模与情感分析构建了多个二部网络,以识别利益相关方、政策主题及其间的立场关系(赞同/反对)。随后对这些网络数据进行了中心性分析并以有向图方式可视化。

研究结果显示,和第一部分类似,大多数利益相关方(共124个)在20个主题上存在广泛一致性,仅有少部分利益相关方(17个)在6个主题上与他方存在分歧。总体而言,话语空间显示出对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广泛支持,但在化石燃料淘汰的速度和范围上存在意见分歧。

此外,研究结果突出显示了欧盟在引导能源转型方面的核心角色,同时企业行为体(如绿色投资与化石能源投资之间的权衡)也被广泛讨论。中国在第二部分中也有显著体现:部分利益相关方表达了对中国投资依赖、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进口依赖,以及中欧之间在电动汽车关税问题上的紧张关系的担忧。


图示说明:D4.2报告第二部分中的媒体话语网络示例图(2025年2月27日)
图例:灰色节点 = 主题,黄色节点 = 政府,红色节点 = 企业,蓝色节点 = 学术/研究机构,绿色边 = 赞同,红色边 = 反对


下一步工作:由于第一部分仅深入分析了一份欧盟政策文件,下一阶段我们将重新聚焦于更广泛的欧盟政策文件,旨在全面分析欧盟在去碳化领域的话语实践,特别关注中欧关系在该过程中的角色。本阶段分析将以D4.1与D4.2所获得的洞见为指导。最终,该政策文件的系统分析将不仅为其他工作包(特别是WP5和WP3)提供支持,也将为我们的Pantheon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提供更扎实的政策语境基础。

发表回复